20181220090720 18


《鬼關燈》(Lights out)的原型是瑞典導演David F.Sandberg參加2013年英國舉辦的恐怖短片競賽「BCHorrorChallenge」-「誰在哪裡Who’s There Film Challenge」單元中,獲得最佳導演獎項的短篇電影。
當年請出太座Lotta Losten扮演一位在走廊關燈時意外看見鬼魂的傻氣胖妞,最後光靠幾聲木板走路聲音與開關電燈聲音就能嚇壞大家,確實是當年所有得獎作品中品質最高的一部。我自己看過當年所有影片,當屬這部最出色,就連拿最佳恐怖片的也不如此片創意,難怪創下1200多萬點擊率。
David F.Sandberg與妻子Lotta Losten的鬼片得獎後並沒有因此中斷,相反地,他們持續拍出了好幾部驚悚與趣味兼具的創意作品,如:Attic Panic、Not so fast、Closet Space、Cam closer。有鑒於短片節奏運鏡手法極富電影感,果然為David F.Sandberg贏得一張好萊塢的入門券。把《Lights out》的原型概念發揮程長片,對於好萊塢的製片來說:就是想辦法合理化關燈後的鬼魅在黑暗中瞬間移動,畢竟這算是一個挺新的嚇人新招。
長版的《鬼關燈》做了一件過往鬼片比較少的角度,也就是異象認知過程。以往鬼片裡的受害者都很慢才確定超自然現象,而且花更多時間釐清並非自己精神錯亂或是眼花,接著才上演如何解釋異象。
David F.Sandberg理解當代觀眾耐心不足,對於鬼片老梗總是喜歡拖節奏,在《鬼關燈》裡面完全沒這個問題,片子甚至控制在81分鐘。這位影壇新秀確實給出了一盤驚悚熱炒,上菜速度快,不囉唆。首場與鬼魂正面交鋒的戲,以及如何理解鬼魂移動只花了幾秒鐘,那場刺青霓虹招牌燈忽明忽滅的效果,讓鬼魂穿梭在陰暗處造成對觀眾有著極大壓迫感的迎面而來,這場戲大概說明了為何他有本事這片一殺青就立即進駐《安娜貝爾2》劇組當導演。
確實新世代的鬼片沒空瞎拖,溫子仁的《厲陰宅》系列都是古典一族,到了David F.Sandberg才是真正具有現代感的鬼片。這麼說好像不公平,畢竟《厲陰宅》故事發生的背景,確實是該用比較緩慢的節奏才符合那個時代感。《鬼關燈》則是21世紀該有的鬼片模樣,受害的主角們反應都很快,若非必要,也絕對不會踏入《驚聲尖叫》(Scream)裡寫的鬼片必死禁忌。兩人一定要聯手才不會被惡鬼各個擊破,片中的倒楣姐弟也在關鍵時刻手牽手,發揮手足情深,算是鬼片中比較少見的手足為父母解決異象的設計。
《鬼關燈》把人們始終害怕黑暗,擔心前方會有個古怪的東西等在前方,開燈後卻又不見蹤影的那份疑心病實體化。雖然為了自圓其說,有些角度不夠圓滿。但光是展現鬼怪穿梭明滅之間的攻擊,就夠創意加分,那幕手機光亮與車燈的絕招肯定讓全場觀眾尖叫中夾雜大笑。然後鬼片該有的聲效嚇人,本片都不算惡意整觀眾,沒有那種刻意靠音效逼死大家的技術犯規,David F.Sandberg日後的鬼片門票,還有得大家買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