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公不公正?這一直是很多人討論的問題。


事實上,比起好萊塢奧斯卡那套金權遊戲造勢下的票選,或是國際三大影展小評審團的制度(評審大約九人左右),我都認為金馬獎算是相對公正的做法。
因為奧斯卡是只投票不討論,那就別說還有人因為選票劃錯投錯人的愚蠢行為。換句話說,好片但沒錢打宣傳戰的,就篤定第一時間掃地出局。
三大影展背後的政治操作有時是明顯見著手痕的,甚至還會反過來,避免被貼政治愛國標籤而需要做出部份讓步的潛規則:比如說坎城影展的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不能連兩年頒給地主國法國,避免人家說自肥。
但金馬獎幾乎都能頂住外界各種壓力。當過評審就知道,根本無法預測評審團中每一個人的品味,甚至也不能猜想最後誰為哪部片哪位演員背書拉票。
更有趣的是,經常是中國或香港或是外籍評審對台灣片比較有好感。如《賽德克‧巴萊》當年就是南韓資深導演李滄東大力拉票,一舉成為金馬獎最佳影片,這在賽前可還真是大家都沒猜到,還以為會是跟李導演作品風格接近的《桃姐》。
所以金馬獎討論話潮中,中國網友覺得在台灣辦的應該都會是台灣人天下,而頒獎典禮證明大部份都是港陸人士天下,結果搞得一堆人網路上吵成一團,擅用民族主義看待金馬獎實在笑死人。
金馬獎自從開放港陸電影入陣之後,就已經拋棄愛國主義大帽子了。那些紛擾雜音,在有識之士眼裡,根本荒謬至極。
本屆以《歸來》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鞏俐,居然離開金馬頒獎典禮後,透過經紀人發表:「這次來特別感謝金馬獎給我機會,讓我認識了一個不專業的電影節是怎麼樣的,而且一個不公正的電影節會讓所有藝術人員瞧不起他們。」
先別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為何東北大妞這麼氣。
本片之前已經在長春電影節奪下最佳女主角過。老實說,中國境內的所有電影節都只能參考用,什麼雞呀花的,聽聽就好,不用太認真。
鞏大小姐22年前以《秋菊打官司》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拿獎。也因為她最早拿,成了國際巨星,合情合理。
而且她搭上了當代國際影展對於華語電影的熱情擁抱,順勢成為真正的華人女星的一等一。加上那身瑞氣千條的高壯威武氣勢,更加助長了她母儀天下的氣場。說她是華人電影圈的王后,恰到好處。
只是鞏俐這些年的作品,說真的,也只有跟「老謀子」張藝謀合作的作品較具藝術高度(咱們就一起忘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先),再次合作的《歸來》,我認為表演恰如其分,沒有驚人之舉,也沒有給足誇飾煽情戲碼。也就是「好」,但也止於「好」而已了。金馬評審中可以讓她廝殺到第三輪,與《迴光奏鳴曲》的陳湘琪PK。
擔任評審團主席陳沖眼看快擋不了網民壓力,不惜在微博上公開表示,自己三輪都是投給鞏小姐。
認真地說,陳沖不該這麼說。要相信評審們的專業能力,評審們最後選出了陳湘琪,這是超過半數評審認同的名單。
我覺得曾任金馬獎評審的香港資深影評人舒琪說得更好:「梅麗史翠普擁有強妳很多億的觀眾的肯定(與愛戴)。奧斯卡也不是每次她提名就頒給她。妳比得上梅姨嗎?」並指出,「歸來」是爛電影,「妳的演出只能說不太壞(比電影稍好),但後半部是one-note performance(與劇本也有關係)。但原來妳以為這就是天下無敵,只能說,妳是井底蛙。」
舒琪(不是演員舒淇)當然是嚴格了點,但《歸來》真的「還好」而已,要比排名,趙薇的《親愛的》可能比你更有資格哭不平。
當然,到底鞏俐是因為哪一點瞧不起金馬獎,覺得金馬獎外行不專業?
有時因為媒體煽風點火、拉抬對比,搞得心情不美麗。每一個人來都是希望得獎的,沒希望當個抬轎助跑員。這我們都知道。但得獎就是個運氣,否則你看當年李安的《臥虎藏龍》一路拿一堆獎,奧斯卡也拿了,結果反而在金馬獎的最佳導演輸給《鎗火》的杜琪峯。你覺得那李安要出來抗議金馬獎不專業嗎?
若真要抗議,李安可能才是最有資格說的人吧,但《鎗火》確實是好片呀,《臥》也是呀。得不得獎,這種大拜拜有時就是憑一點運氣了,否則連傳奇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也沒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太多人都不一定能在獎項上奪獎了,更何況是曾被劉德華喻為全世界最難拿的金馬獎了。
當然啦,除非你是眼紅曾跟你是死對頭的小怡怡拿了金馬影后又冤家路窄,或是你真被誰的恭喜話中帶刺,安慰弄得滿肚子牢騷。
不管如何,貴為國際級影后對金馬獎留下「永不再來」的情緒字眼,那你猜,未來金馬還會不會接受製片方幫鞏俐報名?會不會再次入圍?你看屆時誰大器就知道了。
倒是鄉民還炒作陳沖跟鞏俐不和,所以不可能給她獎。說這種話就是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實更多這類不和的傳言,在真正需要藝術一絕高下的時候,雙方多半會拋下成見,就事論事。
我在此預言,鞏俐應該還是會交出很棒的作品,而金馬獎評審也有可能再次送她入圍,誰大器?誰專業?誰記恨?誰無聊?誰政治?就算我們金馬是熱臉貼人冷屁股,金馬也終需告訴大家,我們將藝術進行到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