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jpg

李安李安,提到電影每個人都想成為李安,拍出傳世名作,立揚國際影壇,放眼全球電影最高殿堂奧斯卡,但李安並非一步登天,大家對他《綠巨人浩克》、《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喜宴》、《推手》等片耳熟能詳,但李安也拍過短片參加金穗獎,你知道嗎?(圖為張榮吉執導的《天黑》,左為張榕容,右黃裕翔)


成立於民國67年的金穗獎,是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國家電影資料館承辦,早期因延續「影響」雜誌鼓吹實驗創新的精神而命名為「實驗電影金穗獎」,之後更名為「獎勵優良創作短片及錄影帶金穗獎」,到目前的「獎勵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而獎勵的種類則從初期的劇情、紀錄、實驗、動畫類。
到第28屆時,大幅修正,把獎項細分成「一般作品獎」、「學生團體作品獎」及「個人單項表現獎」。近兩年還加入了類似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概念的網路部落格達人推薦獎。雖然是個會外獎,但旨趣希望提升更多秀異之作,能讓外界多一次機會注意、接觸到。肯定更多拍攝者的辛勞,讓這些認真創作者有機會從小豆苗變成大樹,就是台灣影壇未來希望,也才有機會孕育出更多影壇才子佳人。
今年邁入第30屆的金穗獎,有著比過往都還要高的觀注度,其一就是主辦單位想辦法找回了歷屆得獎者回娘家,讓金穗獎熱鬧萬分,人在紐約的李安還特別拍了段短片慶祝。
當年李安執導的劇情長片《陰涼湖畔》獲得第6屆16mm最佳劇情長片,內容敘述了一位執意自殺的少年遇上路邊搶犯的故事,兩人在對話過程分享了彼此夢想與現實拔河的對話。當年這部還只是李安在紐約求學時的習作,沒有任何商業考量囿限下,獲得了極大空間揮霍,得到超高評價。
李安是歷年金穗獎得獎者之一,其他得獎者還包括了萬仁、易智言、吳米森、沈可尚、周美玲、鄭文堂、林書宇、魏德聖、陳宏一等人,幾乎現在活躍電影舞台上的創作者都拿過金穗獎。讓金穗獎有了台灣導演的創作搖籃,孕育無限種子創作者的美名。看過這麼多一線導演的電影後,當然會更想知道他們早期作品雛型,保證能給大家更多驚喜。
金穗獎培育出無數電影創作者,到了今年似乎開花結果,特別是接連三位得大獎的導演在今年全有劇情長片登場,分別是林書宇、魏德聖與陳宏一。林書宇當年得金穗獎大獎的《海巡尖兵》徹底展現戲劇三一律原則,同一組人物、時間(24小時內)、地點,從一群海巡處阿兵哥之間透視了兵役結構上的殘缺與陋習。
今年林書宇的視野更具企圖心,目前全台突破六百萬票房成績的《九降風》,勾勒九位高中生的青澀歲月,從愛情與友情的串連,加上當年轟動一時的職棒簽賭案為時代背景,《九降風》有著異於一般新銳導演的簡簡單單愛為主軸,放大了年少輕狂的莽撞悵然,卻一點也不覺得為賦新詞強說愁,是這般耐人尋味,是這般動人情懷。不少五、六年級生走出戲院都深感「這是我那時的故事」,也讓許多七年級生有了共同感觸,做為今年感動系電影的開路先鋒,《九降風》起了很好的開端。
魏德聖的《黎明之前》已經是十一年前在金穗獎得獎的作品,敘述一對母女愛上同一個人的尷尬處境,小魏這麼多年一直很堅持創作質感,他也是罕見連續三年都在金穗獎有斬獲的導演,除了《黎明之前》,另兩部則是《夕顏》與《對話三部》。而他今年八月底要映演的《海角七號》,更是一部有如史詩般的歷史格局,卻又能在甘草小人物之間掛上無限爆笑的動容語言,教人又哭又笑,也難怪侯孝賢導演稱喻為近年最好看的國片。
其實撇開國片的大帽子不談,過往被強烈作者論的言志派藝術影片嚇跑的觀眾,都可以重回戲院,體會昔日台灣電影帶給我們的獨一無二在地觀感。
《海角七號》就像是發生在你我周邊的事件,憤怒失志的搖滾青年回到南部故鄉,過著自認不被理解/接受的生活,直到某些人事物引爆了內心那份脆弱後而徹底釋放溫柔的力量。無需贅述過多電影情節,魏德聖證明自己花了四五千萬台幣拍的影片,完全不因金錢堆砌而滿佈銅臭味,不刻意討好觀眾,卻能實實在在感動觀眾。《海角七號》肯定是年底金馬獎奪獎熱門首選。
至於去年以《結婚》奪下金穗獎大獎的陳宏一,在該片拍攝一對戀人在結婚路途上遇到光怪陸離的各種狀況,攝影美學格外突出,每格都美得如詩如畫。今年他有了王心凌、林嘉欣等明星團助陣拍攝的《花吃了那女孩》,四組女同志的愛情故事剖析四種愛情的方程式,有感觸有感傷有疑惑也有戲謔,每個人被愛情按下啟動鍵的方式不一,感動是凡人愛戀的最大公約數。
今年金穗獎走到了三十歲,而立之年的片單格外精彩,從劇情類、實驗類、動畫類、紀錄片類甚至到學生團體作品,都有著格外突出的成績,特別是動畫類和學生團體作品類,有著格外讓人驚豔的創意之作。紀錄片類始終維持過往等齊水準格調,倒是劇情短片類,有些受限片長規格反而綁手綁腳,是美中不足之處。
劇情短片類中,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和楊力州合作過紀錄片《奇蹟的夏天》的導演張榮吉的《天黑》。該片是遊走在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的可口小品,加上《一年之初》女星張榕容清新演出,影像與音樂上都縝密計算,萌發出動人溫馨情感。
之前在南方影展和《天黑》一樣獲得評審團推薦獎的《Hiya》,不像《天黑》這般精細甜蜜,全片百無聊賴,談論當兵前男生們的無耐(奈)與無聊,輕鬆寫意,呈現了「白爛」兩個字的具體影像化故事。
動畫類部份,《衍生》精彩異常,短短五分鐘內讓視覺極盡飽滿之能事,探討自我與虛我的想像界限,畫風美式,繽紛燦爛是過度俗氣的形容詞,但卻找不到再貼切的形容詞。
紀錄片部份,堪稱是整體素質最高的一環,部部皆有可看之處。《綠的海平線》討論國族史實傷痛,這段台灣少年工的自我身份認同是罕見題材。《雲的那端》審視了導演自己與女兒及遠在他鄉的另一半的私密耳語,從虛擬電腦傳送的父親肖像到真實相處時的困苦尷尬。《我愛小魔頭》則是從小學生與老師相處之間,察覺了學校、行政體系間的顢頇官僚,小學生明明是最純真的個體,但包圍著他們的教育體系卻有著如此駭人心機。
學生團體作品部份不因學生而打折扣,相反地,他們的誠意才是讓人動容之處,就如美國NBA有時比不上NCAA的籃賽張力,因為NCAA的學生們把每場球賽都當成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場比賽。卯足全力拼老命,為了就是落幕時的喝采。
學生類中,《少年不戴花》與《天台》都穿上岩井俊二的愛情寫真味,近乎潔白晶瑩的色澤,同性與異性間對愛戀情愫,都有著一樣的失措與茫然。《頭七》是少見從黑色幽默出發,擁抱著對家庭殘缺為主題,戲謔中帶著溫情主義,還弄了個棺木進場,誠意非凡。
既有精彩如《少年不戴花》、《天台》、《頭七》,也有走真情低緩派的《我們的時光》,紀錄家中老者與下一輩的互動,生老病死是每個人脫離不了的議題,但如何面對?人人都有各自解讀。相同的題材還有《沈貴妃》,這片一鏡到底,戲劇張力更具,拍出老者面對自己無盡生命時的難耐,折磨自己,也耗損家人的愛,看起來格外感傷。
總結金穗三十,除了本屆入圍作品夠精彩外,多加了歷屆導演們的回顧展,還有六部紀念短片。對了,我超推薦吳米森瞎搞的《宇宙歌女》,劇情不但瞎,還瞎得超噴飯,不宜透露太多,以免喪失觀影樂趣。在油價高漲的年代,看這次金穗入圍及紀念相關作品全是免費,如此好康禮物,絕對是省荷包拼經濟時的首要選擇。
詳細更多播映資訊
原文登於開眼電影網E週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