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的孩子


經歷了《跳躍吧!時空少女》、《夏日大作戰》、《狼的孩子雨和雪》的動畫導演細田守(先撇除1999年的《數碼寶貝大冒險》與2000年的《我們的戰爭遊戲》跟2005年的《祭典男爵與神秘島》),來到新作《怪物的孩子》(The Boy and the beast),不得不說,相較於江河日下的吉卜力工作室,細田守出色的劇本雕琢與優秀作畫技巧,被動漫迷賦予的期待可說是當代日本第一,沒有第二。
如果把《夏》、《狼》視為細田守的家庭議題延伸故事,細田守剛好透過《怪》拼齊了他的家庭三部曲最終章。
《夏》談論大家族熱鬧群像,整個家族對抗虛擬世界的危機失序,這片接承了《數》與《我》的一些元素擴大之。《狼》則談論母親獨立扶養一對姐弟,談論人類撫養異族與青少年成長習題。《怪》再把成長這個議題擴大到異族能否扶養人類小孩的問題,凝視異族環境下長大的身份認同。
這幾部片之中不變的核心是:都有角色面對孤獨成長。只是,前幾部都還處於輕巧略帶喜感的節奏,完成主角的成長論述,但《怪》則加重不少現實考量,讓這戲是沉重些許。
本片主角「蓮」沒有前幾部片主角的樂觀,打從單親家庭的背景開始,這個小孩就是孤獨的人。厭倦成人世界的秩序,使他寂寞萬分,對整個世界產生怨懟、無處可去的憤慨,終究扭曲成了心靈怪獸,吞噬純真。那場在澀谷街頭留下了一個空虛黑洞的分身,是本片的一個亮點。
如果不是遇到了熊徹,蓮不會成為九太,他只是虛無的孩子,對於遺棄他的生父心中無解,還好有那生活懶散如父親般的師傅熊徹,給他一個父親藍圖。熊徹這個在怪物界擁有過人資質卻苦於脾氣暴躁、個性懶散,使他就算有資格爭取宗師身分,卻缺乏眾人認可。宗師寫下的接班人條件,事實上是為了幫助熊徹成長的私心期許。
《怪》完成雙方成長之旅,熊徹與徒弟相處過程讓他從一個好戰修羅,成了一位懂得給予的慈悲師傅。蓮/九太受到了很多人幫助才得以成長(多多良與百秋坊回憶九太時的感性閒談令人動容),在怪物的世界學習品格良善,有別於在成人世界的怨懟,但他也必須在人類的世界,才能拾起斷裂的基礎學養,甚至偷渡了幾分青少年的萌發愛情。這段穿梭兩個世界間的情節,讓這個故事有了巧妙重組。
蓮可以用真實身份回到人類世界,也用九太這個身分活在修煉心靈的怪物世界。這是過往相仿作品中少見的宇宙觀,多半讓主角停留在虛擬世界之中,最後才回到真實。
原本故事可以在兩方成長劃下句點,但《怪》對於「身分」的反覆辯證,少了真正戲劇衝突張力的反派條件,所以這個「必要之惡」由宗師呼聲最高的豬王山之子「一郎彥」接下。這段設計是畫龍點睛之處,討論兩個人類對於身分價值的認同與錯亂。
蓮/九太從人類世界逃到怪物世界找尋棲身之處,很清楚目標,更穿梭在這兩個世界之中釐清自己定位。一郎彥則被豬王山養育長大,無法長出父親的獠牙,但豬王山卻不承認孩子領養身世。這個身分錯亂使得他厭惡身而為人的血統,歧視弱小壓迫同族,威脅同為人類身分的蓮/九太,片尾甚至以《白鯨記》的鯨魚化身對抗蓮/九太,此比喻又一語雙關,對抗外在威脅也等同搏鬥內心恐懼。
《怪》最後結局極富創意,完成真正人劍合一的成長心法,維持細田守堅信的溫暖感性和樂Ending,雖然本片未必是細田守最優秀的作品,但也足夠名列今年日本最高標準的動畫。

0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