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會有這種讓人眼花撩亂的經典電影回顧,永遠是自己的觀影記憶與喜好和眾多影評們的拔河角力。你喜歡的,他們不一定喜歡。他們喜歡的,你說不定很討厭。全文請點這裡。以下百部入圍名單,由美國雅虎電影編輯群選出。
諧擬(Parody),以模仿為前提,添以諷刺,重新解釋,給予另一種風貌。《驚聲尖叫》(Scream)就是代表作品。《驚聲尖叫》反芻了恐怖片、驚悚片,展現了後現代主義精神,透過內爆(Implode)、後設解構,強化顛覆反骨的DNA。
坎城影展競爭片名資料,千呼萬喚剛出來。北野武等老字號導演仍是首選呀!看來今年坎城依舊熱鬧。然後,南韓導演李滄東又入圍了,我跑坎城都會遇到他作品,真巧。本屆沒有華人導演入競賽單元,看來會輕鬆些。 OPENER “Robin Hood,” U.S.-U.K., Ridley Scott
《一頁台北》,明明是一「夜」台北(因為影片以某個晚上在台北發生的一段奇妙戀愛冒險烏龍故事為題)。中文片名卻又以「頁」取代「夜」。國際片名則又變成了以法文為主的Au Revoir Taipei(First Page Taipei),直譯為,再見 台北。
老實說,我一開始聽到《賽德克‧巴萊》要搞到這麼大時,內心是很替魏導演擔心的。成本將花到六億,有一半是花在搭景和電腦特效,我們已經被好萊塢特效養壞胃口到這種程度,如何「藏拙」及拍出真正要的感覺,還要夠寫實,又要有點電影的獨特質感。這些,都會是這部片的超級難題。我也記得魏導曾經對我說:「你覺得我們分上下集會不會有人看?」我說:「會呀,因為你是魏德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