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4145310 52

其實每隔一陣子就會有「為什麼好男人很難找?」「月薪幾萬才能買房、「妳覺得男生收入多少才能給你安全感願意嫁呢?」這類的問題。另一篇在網路上的熱門文章裡提到的女生擇偶基本條件「身高170以上、學歷要四大碩士以上、長的要順眼、在大公司工作或醫生、要會打扮、不能胖、年薪百萬是基本、不能年齡太大,約30-35。」

 

其實這類問題真的很多,女生提條件,相同的,男生也會提。但有意思的是,多數人對於女生提的條件會放大檢視,而對男生提的條件都嗤之以鼻(因為男生條件相對簡單太多,約莫個性合就好,或是年輕貌美型)。

 

女生提條件,當然重點在於審視自身條件是否能相對於她提的需求。否則「供需不均」,能找到符合條件的另一半,無疑是緣木求魚。網路上說,提這條件的女生,當時背景是33歲,身高165,長的有點抱歉,月收入三萬多,學歷為國外不知名碩士。(看得出來語帶諷刺,就當是厭女者發的補充。)

 

筆者發這篇文並非要歧視當初提這種條件的女生,而是想把這問題要切成兩個角度看。也就是:到底要走入婚姻,你期待另一半收入要多少?或是另一半跟你加起來要多少?經濟構成生活安全網之後,妳真的才會安心下嫁嗎?

 

第一:男生敢追社會/經濟表現比自己好的女生嗎?

 

第二:有好條件的男生,會考慮妳嗎?

 

根據內政部2014年初剛發佈的人口統計資料:新北市、臺北市、新竹市、臺中市、高雄市、嘉義市為女性人口較多。

 

換句話說,男性選擇性多。這其中男性比例最低的,剛好就是台北市。

 

嘿嘿,所以台北市的戶籍人口中的男性本來就少於女性,所以女性競爭激烈,好男人被挑走的比例高,女性不婚或是獨身的比例自然相對高。畢竟這一切都是相對。

 

環顧全台灣,目前男性人口為1,169萬7,971人,占49.92%。女性人口1,173萬5,782人占50.08%。女性人口本來就比男性多3萬7,811人。男女性別比例更是繼102年底跌破100後續降至99.68。

 

男性死亡率高,況且陸配與外籍配偶移入人口增加。於是,台灣本土女性的競爭優勢不再,底層勞動者的婚配對象更多以外配為主(沒有貶義,純粹是越來越多女性無法嫁給底層勞動者,勞動者婚姻曲線自然往外發展),而且逐年增加。

 

另外,女性的生育年紀也逐年上升,這跟世代工作型態與社會意識有關。這張圖,請參考,民國95年時,你看20-24歲女性生育比例佔41%,但到了107年,則降到20%,顯然多數女性已經不願意這麼早生孩子。

 

再來看95年時,35-39歲生育的比例為23%,但到了107年,則飆到44%,換句話說,這個年紀的女性都願意努力生產的比例大幅增加,當然也是拜當代生育科學進步所賜,再看40歲到44歲,過去在這個年紀能生的只有3%,現在來到9%,這數字算是提升很多的。

20191019111900 2

正在消逝的中產階級,才是目前台灣女性婚嫁的主要客層。要嫁入上流社會的女生,也得有一番好本領,否則豪門易看不易闖。

 

回到上文提的兩個問題。

 

華人社會中的男生多半不敢追社經條件比他好的異性,這是天性,不是沒個性。

 

少數願意越級追女的男生,最後可能還得面臨家世背景差異的文化隔閡。不可否認有人越級成功,但經營不易(某知名女性企業家當年的故事應該很多人還記得)。這問題若看老外洋人倒還好,華人傳統社會裡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之下,使得男性對於「女強人」多少有幾分防備心。

 

有好條件的男生,會考慮妳嗎?

 

年薪百萬的,基本上月薪可能要7~8萬之間(不含分紅或是年終的話),但主計處統計,2014年就業受薪者共有1047萬8千人,月薪突破7萬元的只有65萬8千人,只有6.2%。

 

而這裡面突破這個界線的,都是40歲以上,再把適婚年齡的男性(30到40歲)套進來看,年收入破百萬的也只有2-3萬人。意思就是大概60萬人口才領超過月薪7萬以上。

 

(更新,2018年發現高薪者有微幅增加,除了金融業、礦石能源類收入明顯較高之外,其實並沒有比較好。佔我國GDP大宗的服務業普遍低薪為常態。)

 

那,30到35歲,35歲到40歲未婚率,女性分別是40%和23%、男性未婚率分別佔55%和32%。讓我們來算個數學,你覺得年紀超過30歲的女性,還能夠符合文中女性開出的徵友條件勝算能有幾成呢?能遇到男生,40歲以下的年薪百萬「正常受薪族」只有3萬多人喔!妳確定遇得到?

 

當然很低,也難怪最早貼文的人指出,該女過了3年仍舊小姑獨處。妳希望對方經濟條件很好,那麼,經濟條件很好的男性又是怎麼看女生的呢?

 

我覺得月薪收入並不是小問題,這影響一個人在生活上的自信心與追尋適合的另一半。並不是說只要真心就能解決一切,講這種真愛無敵的話根本是天方夜譚。

 

真正符合的條件是,兩個人能夠很務實地看待經濟條件,不要把經濟條件無限上綱。

 

收入加起來,讓房屋支出佔總收入的 25%,生活開銷可以低於20%,比如說兩人月薪總和為7萬的話,最適合的租屋範圍是1.75萬,生活花費也儘量兩人不要花超過1.7萬。至少兩人不會過得太有壓迫感。若能有更好的物質條件當然好,但一味追求男性月薪多少,那真是擠破頭要找到那2-3萬人口也算妳有本事。

 

愛情可以「追逐浪漫」,但不能「自不量力」。

 

月薪幾萬才能嫁,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問題」,自然很難找到「正確的解答」。

 

雖然這樣說很可能引戰,但奉勸女性同胞們,投資男孩們,找到績優股投資,遠比妳們日後在自由市場上顧低望高來得實際,兩人就算都是22K,套句古訓「成家立業」,先成家再立業,許多攤在眼前的實例,都證明女生嫁了之後再培養兩人經濟條件成長的個案不少。反倒是只要求另一半要很會賺的,這種機會少之又少,除非妳條件特別好,否則憑什麼要求百萬年薪男要考慮妳呢?

 

經濟條件比較不如意,或是本來就難認識女生的男生們,都懂得向外發展。一樣的答案,獻給看不清楚謎團的人們。

 

最後的最後,雖然這樣說肯定被罵,想試問那些每天高喊兩性平權的女性們,可別到了婚姻這關又退回傳統男強女弱的位階模式。

 

大家一起共患難,不是平等些嗎?

 

原始本人文章出處:鳴人堂專欄:月薪幾萬才能嫁?

用「中位數」看全台過去6年薪資,除更貼近現實外,還能看到什麼?

台灣受僱者的收入,68%有個上不去的40K天花板

月薪幾萬才能買房

根據主計處資料,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分析如下:

 

一、106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 47.0 萬元(平均每月約 3.9 萬元),較 105 年增加1.98%;第 1 十分位數為 26.2 萬元(平均每月約 2.2 萬元)第 9 十分位數為 109.2 萬元(平均每月約 9.1 萬元)。大家可以從十分法中得知自己的月薪階段為哪一段的。

 

106年女性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43.8萬元,男性為50.3萬元;若與105年比較,女性增加2.73%,高於男性之1.86%。

 

二、106 年女性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 43.8 萬元,男性為 50.3 萬元;各年齡層以 40 至 49 歲者 54.8 萬元較高,未滿 25 歲及 65 歲以上者因包括較多部分工時、在學打工、初入職場或二度就業,分別為 31.9 萬元及 38.6 萬元較低;各教育程度以研究所程度者 87.4 萬元及大專程度者 51.5 萬元較高。

 

未滿25歲者因多屬在學打工或初入職場階段,106年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31.9萬元較低,之後隨年齡提高而增加,40至49歲增至54.8萬元最高,至65歲以上因多屬退休人口二度就業,總薪資中位數降為38.6萬元;若與105年比較,49歲以下者年增幅均逾3%,65歲以上者二度就業人數增加而微減0.46%。

 

隨教育程度提高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呈現遞增,106年研究所程度者87.4萬元,大專程度者51.5萬元;若與105年比較,高中(職)、研究所程度者分別增加2.58%及2.17%,國中及以下、大專程度者亦增1.74%及1.64%。

 

讓我們來討論中位數比較有道理,討論平均所得等於在討論全台灣女性也有一顆「丸丸」一樣的荒謬。

 

根據中研院研究員陳香如的經濟年鑑專論,認為台灣薪資凍漲的可能原因,有下幾點:

 

  1. 中國的改革開放,吸引台灣產業移入中國,也使得台灣在研發與創新的投資下降。
  2. 全球化貿易的時代,台灣仍有高關稅以及加入區域貿易組織速度過慢,導致出口失去競爭優勢。
  3. 以上兩點,最終也造成台灣產業升級的速度跟不上全球腳步,也是台灣薪資凍漲的主要原因。

他也提出,如果台灣要擺脫薪資停滯的困境,需採取三不策略:

 

  1. 不要把外國已發展成功的產業當作發展目標
  2. 不要把低工資國家的產業吸引過來
  3. 不要扶持需要完全倚賴價格競爭的產業

也就是說台灣在產業、科技、或教育發展的策略上,需要追求「獨特性」與「異質化」。

 

20191005113007 4

20191005115923 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