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091533 17


《人肉搜索》(Searching)拿第一人稱的視覺角度,切換電腦/手機使用畫面、社群軟體、監視器等當代科技隨手可得的各種介面,成為全片主角。開場一幕敘述2000年之後的使用者習慣,從微軟的XP當起點到蘋果電腦當此刻,既是許多電腦使用者的轉變,也忠實地呈現科技轉變。

 

全片使用視訊軟體和社群平台的介面,在沒有使用電影攝影機拍攝的狀況下完成的《人肉搜索》是導演Aneesh Chaganty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在2018年的日舞影展NEXT單元獲得觀眾票選獎。為什麼一部拍攝手法如此奇特的電影能夠引起大眾的共鳴?因為其實,與科技相關的日常,就是我們的日常

 

而那段在三個使用者登入帳號過程,搭配Google月曆等功能、照片影片剪接軟體,敘述一家三口的緊密感情,在『登出』之後,居然令人潸然淚下,短短幾分鐘不靠台詞,純藉由照片音樂組合,就能譜出接近《天外奇蹟》的那段經典感人開場,不得不佩服導演阿尼許夏干提的功力。

 

用各種搜尋社群工具尋找「定義」,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簡單日常。電影好不好看?查看看網友評價;哪間店好不好吃?上網搜尋Google評分。在我們想了解的事物背後,查新聞、網友評價甚至PTT是如此稀鬆平常的事。「定義」很重要,因為我們渴望得到正確的解答,也想了解各種可能性。搜尋定義是懷疑主義者的基本信仰,或是現實主義者的大數據根基。網路世界萬千訊息,真真假假假亦真,處於真假難分的時代,也給足一票暴露狂打腫臉充胖子,登上舞台的好機會,每人享受那15分鐘,海水退潮之後,沒穿褲子的比你想像中的多更多。

現代人在不同社群裡扮演著不同的人格,在facebook交流資訊、Twitter上當大聲公、Tumblr扮演情色偷窺、IG展現潮流時尚,不同帳號之間扮演著24個比利。在你都未必了解自己之前,這些社群也許助長我們養出分身。《人肉搜索Searching》擺足了當代3C 使用者的切換視角,在不同程式平台中,找到每個人各自最自在的分身。

每個人都是暴露狂,在這些社群介面裡展現自己,每個人如果也只能讀到部分的你,那麼就更代表沒人能看懂你。故事從微軟XP介面開始,一對男女相遇戀愛、結婚生女。透過社群介面、使用者帳號的相本等等,導演只靠著電腦視窗銀幕敘事,開場的10分鐘之內,雖然沒有半句台詞,也讓觀眾瞬間秒懂這些過程,甚至光看到Google月曆的行程表異動,就能感動落淚。

導演在《人肉搜索》最大的創舉,就是使用了視訊軟體和社群網路畫面,完成了這個故事。一方面精準傳達資訊使用者的寫實心聲,也讓劇情強化正確度,令觀眾產生共鳴。沒有習以為常的戲劇表演風格,《人肉搜索》用大量的寫實電腦、手機等現代人操作的3C產品,構連出了一幅巨大拼圖。女兒突然不告而別,父親在女兒消失之後,決定報案找人,卻在登入女兒的社群工具之後,才發現女兒對每一次登入都小心翼翼。連在網頁存下使用密碼,方便下回順利登入的使用習慣都沒有,顯示出她對隱私的保護程度。換句話說,她在亞裔臉孔下所遵循的乖巧文靜,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隨著劇情推展,父親發現女兒社群工具上的朋友中,真心了解她的卻沒半個,一張大合照更顯示了女兒在校的寂寞心聲:她總是一個人獨自吃午餐。那一刻,父親崩潰了,原來看似活潑樂觀的女兒,私下卻如邊緣人一般,缺乏真正社交互動。 而女兒如此壓抑,也許跟喪母有關,女兒沒走出失去母親的傷痛,沈默寡言的父親也難以啟齒,「我以為時間久了之後,會自己好。」自己無法多提太太離世的打擊,因為怕給女兒壓力,反而造成女兒心中的陰影。亞洲人對情感向來低調壓抑許多,說不出口的,都以為寂寞哀傷可以日久蒸發,卻沒意識到傷口結不了痂。久痛成憂鬱,則是許多人的寫照。

《人肉搜索》的精彩,就在於每一個社群工具底下,解剖出不同的女兒樣貌,各種蛛絲馬跡、多處細節,最後都會成為片尾的破案關鍵,急轉直下的故事結構,最後翻出來的結尾高潮令人嘖嘖稱奇,原來前半段為了搜救遇上的風雨,居然搖身一變,成了最後的活命奇蹟。理論上來說,這部戲本來就該以歡欣落淚作收,觀眾早就覺得這戲不可能是悲傷結局。只是沒想到,故事可以在看似死胡同的無解習題裡,給足觀眾巨大的死寂幻滅,就是條條解謎道路全部掛點,各種奇蹟都宣告無效,最後多虧了父親的心碎與冷靜,才破解出這麼龐大的另類犯罪。

這故事有始有終,從電腦使用者的桌面,可以窺見幾分心事,我們留下的網路足跡,都會告訴下一個解讀我們的人些許眉目。在社群裡面扮演多重身份能讓你樂此不疲,但在父母至愛之人面前,其實你只需要放下武裝,當一個真心人。

0